书香溢满校园 绘本融入生活——《幼儿园绘本阅读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奥园分部课题组
-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标
研究背景:
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把幼儿绘本阅读的要求纳入到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去,即:“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教育部对我国幼儿绘本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同时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方向:幼儿绘本阅读教育是任何教育都不可代替的。因此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教师观念的改变,以及对绘本阅读理论的研究和学习的问题。
从目前幼儿绘本教育的实践形态来看,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绘本的知识内容大多与基础文化相关,生活化的内容呈现较少。现实教学情况是,绘本教学的理念在幼儿教育中不够突出,幼儿缺少生活化导向,绘本的知识内容与幼儿生活联系不够,不能促进幼儿形成生活意识。因此我们确立了幼儿园绘本阅读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正以独特的魅力和优势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在幼儿园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使教师从中找到教材以外知识、情感的源泉,让孩子获得另一种认识自身和周围的途径。任何活动都有存在的价值,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回归幼儿生活。大部分绘本故事的显性目标都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隐形目标是让孩子懂得一个生活道理。因此,对于绘本精神的拓展与延伸至关重要,关键让孩子将所习得的经验用于生活,使活动最终能够回归生活。
研究目标:
1.逐渐形成部分主题的绘本阅读教材,建立绘本阅读资源课程网络,拓展园本课程内容。
2.提高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积极主动接近绘本,帮助幼儿获得热爱书籍的情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乐意观察图书中的各种符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3.通过绘本联系生活、联系现实,能增强幼儿的主观认知意识,促进幼儿掌握生活技能。
4.通过进一步调查、罗列、整理、挖掘可利用的绘本资源,促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绘本,提高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二、课题实施过程与措施
随着课题《幼儿园绘本阅读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的开展,我们基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思想,我们将绘本阅读与幼儿生活常识积累、技巧学习的有机融合,将绘本中的内容生活化。我们将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绘本表演三种阅读方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积极营造“让绘本走进幼儿生活”的良好氛围,给幼儿提供绘本阅读场所和绘本阅读空间。教育必须要以生活为依托,只有通过生活的实践才能够发挥绘本的效果。因此,教育就是生活,用生活来进行教育,这也正好与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精神和内涵进行了完美融合。
(一)共思考互讨论,提升教师素养
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定期开展园本学习活动,并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与实效性,以集体学习、小组学习、个人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内容相结合,鼓励教师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加深对课题理论背景的理解。积极学习探讨课题特色活动的教案设计,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了解幼儿发展特点,梳理“生活即教育”理论,为课题实践活动夯实理论基础,把握课题研究的精髓。我们还邀请了原昆山市教科室杨海中老师来我园,给老师们作了关于微型课题专题讲座。围绕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在实际操作中老师需要做什么,一步一步结合生动的实例,为老师解疑答惑。
一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教师的素质,绘本阅读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教师。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提到的阅读循环圈里包括“选书”、“回应”和“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幼儿园里的教师就是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对绘本一见钟情,对教师的引领可以归纳为“多读、会用、广宣传”。
多读:利用多种形式引起教师对绘本的兴趣。比如:利用教研活动前十分钟,每次请一个老师进行“好书推荐”,介绍绘本内容和推荐理由;教师绘本人物形象泥塑大赛,参赛者用超轻黏土捏出自己喜欢的绘本人物和场景;绘本剧表演等等。绘本领路人的成长过程也同样适用于教师,但一定要注意先让教师对绘本感兴趣,之后再研读理论书,否则效果不佳。
会用:教师对绘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选(绘本)”、“研(绘本中可利用的价值点)”“构(主题网络图)”,尝试把适合的绘本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教师对绘本价值的了解和开发。
广宣传:教师对绘本的认识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绘本阅读知识,准备讲稿的过程就是积累和思考的过程。还可以利用节庆日等机会向社会广泛宣传。
(二)课题研究促发展,领域相互渗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中提到:“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我们每周进行一次课题特色活动,围绕“绘本阅读”进行,并进行多领域渗透。如阅读科学绘本《谁主沉浮》,请幼儿感知沉与浮的条件;益智类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通过绘本故事了解如何使用尺子;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让幼儿感受色彩的碰撞。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将区域游戏与绘本相结合,带领孩子们通过绘本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以绘本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领域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儿童全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发展。幼儿园教学中涉及健康知识的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知识,能够成为健康领域教学的载体,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挖掘,将潜在的资源以特定的目标分享给孩子们。老师可以在绘本教学中挖掘社会教育的价值,如感恩情怀、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承担责任、团队合作、遵守行为 规范等;涉及社会领域教学的绘本把抽象的社会性教育蕴含在童趣的图画、故事之中,能够让幼儿在看绘本、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爱、学会与人协作,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绘本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一些基本数学概念,使孩子在绘本的情境中感知、探索、发现、 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扩展数学知识。比如在一些精彩的绘本故事中,蕴藏着小动物的数量,还可以将三角形、正方形 等图形按规律进行排序,比大小,按时间、空间一一对应。 绘本故事的呈现,将数学概念寓于绘本,使孩子们学得轻松 自在,饶有兴趣。教师要将绘本作为一座桥梁,搭建在孩子 们认知结构和数学知识之间,也可以把绘本理解为儿童数学学习的一个支架;科学的世界是奇幻的、神秘的、多姿多彩的,走近科学就好像经历一场探索之旅。孩子们跟着绘本,能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宇宙的绚烂静谧, 体验自然现象的千变万化。一些精彩的科学绘本,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视角、探索的冲动、严谨的态度、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艺术的天堂涵盖了音乐、美术和语言,绘本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孕育出美妙的音乐欣赏活动,也可以生成散文欣赏或故事表演。有人说“音乐可以优化绘本教学的活动结构;音乐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和情感;音乐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故事表演的欲望。”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孩子们就能感受到有些绘本就是为音乐准备的,随时等待着与音乐共由于绘本承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有语言领域、社会领域、健康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多维度地帮助幼儿在学习阅读中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可以更新思维,创造出整合式绘本教学。整合式绘本教学即:以绘本为载体,选择1 个领域教学资源为重点,制定教学目标,建构整合多领域教学脉络, 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研讨教学活动,提高研究质量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让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我们聚焦课题教学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全园课题教学活动,鼓励教师最大化原创教案,撰写课题教学反思,并开展分析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从围观、宏观等多层次进行分析,积极交流,分享经验。根据分析调整,再到实践中去研究,再讨论分析完善课程教学设计。课题组的教师们带着问题,大胆实践;再带着新的问题,总结、反思、再实践。调用全体教师智慧,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集思广益,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绘本阅读生活化”这个主旋律研究,加强研讨,不断反思,形成园本课堂。在这些课题实践活动中,我们丰富了园本特色课程,如《小班美术:花格子大象艾玛》《中班数学:最棒的蔬菜》《大班语言:狐狸爸爸和鸭儿子》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学会了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互动式研讨,共同成长。
(四)实现家园合作,双方齐头并进
绘本越来越多地走入学校和家庭,但是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对指导孩子进行绘本阅读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从学校、家庭两手抓,齐头并进使绘本阅读发挥出更有效的价值。
1.通过活动,帮助家长了解绘本感受绘本
(1)好书推荐活动--了解绘本价值
为了帮助家长接受绘本、更直接的了解绘本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我们在家园栏、绘本长廊里。做了专题推荐每月更新有关亲子阅读指导的文章,每周更新好书推荐,定期绘本的推出,不仅让家长熟悉绘本、接纳和了解绘本的重要价值,还丰富了家长的绘本量 ,帮助家长能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选择绘本。
(2)图书漂流活动--挖掘绘本价值
我们开展了以“图书漂流形式把书带回家“活动。一方面,我们利用园内的绘本精选出适合小中大班幼儿的绘本内容,进行每周一次的借阅。另一方面 ,每个家庭是一个巨大的书籍资源库我们请每个幼儿带一绘本,利用周末与同伴互换图书,将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阅读。这一活动既可以丰富幼儿的绘本阅读量,还可以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带去的书,让每个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爱护书的好习惯,从小体会与人分享的乐趣,懂得与集体在一起时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也有助于营造和谐、充满爱的家庭,让家长们加深了对绘本的认识我们还将图书漂流越漂越远以班级内部护散到班级与班级间的漂流。
2.通过“三个一工程”,提高家长亲子阅读指导能力
(1)家长专题教育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
对有的家长在家不会指导孩子阅读这-问题我们结合家长会做了专题指导在活动中,一方面是教师给与经验、方法的传递。另一方面是家长间的经验交流。
(2)家长现场观摩活动--一次现场的指导
为了帮助家长更清晰的了解绘本,从多方位了解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在家长观摩活动中我们还特举行了有关绘本阅读的活动。在观摩中引领家长走近绘本世界感受孩子对绘本的兴趣,从而为自己指导孩子阅读开拓新的思路。
(3)亲子阅读笔记点滴--一次经验的分享
亲子阅读笔记,是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记录下读书的点点滴滴把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故事,读书的心得读书的快乐以及与读书相关收获都记录下来通过绘本长廊、班级网站、家园联系栏等形式进行交流与分享,互相借鉴。
(五)创设特色环境,书香溢满校园
温馨、舒适、宁静、自由、宽松是我园绘本阅读环境创设的主要追求之一。为了让绘本阅读生活化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创设具有绘本阅读特色的环境,让幼儿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充分感受与体验,以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我们在每一层楼都设置了一个符合该层楼年龄段的阅读角。走进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故事表演舞台,舞台上配有不同的背景幕布,还提供各种动物手偶,舞台旁设有书架以及自制书袋,放着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以小班幼儿喜欢的表现形式让校园溢满书香,让小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绘本、爱上绘本。二楼大厅中班阅读角则设置和走廊line friends风格相同的粉色系,运用帐篷、地垫、沙发、云朵吊饰等将阅读区分为几个部分,并在书架上摆放一些绿植,墙上钉上画有绘本人物形象的小木片,既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又让幼儿能够在安静、温馨的氛围下阅读,仿佛置身于书本天空的童话世界当中。在阅读角另一面墙则是一些幼儿看完绘本后的一些感想,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三楼大厅大班阅读角则是以绿色森林为主题,以树、绿色水晶球做出区域间隔,并以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墙绘。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我们还增加了自制绘本和我的阅读心得两个板块,请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将绘本中的内容生活化,是基于生活基础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生活作为蓝本,向孩子们讲述绘本中的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儿童的情感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遵守规则的意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走廊则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由幼儿的活动剪影组成,比如:每周故事会、边读边演、旧书变新书、我爱阅读、亲子阅读日等等。让幼儿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阅读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一个好的绘本会带着无形的知识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让求知的渴望慢慢生根发芽,让知识的力量一点点积聚。
教学楼的楼梯处我们创设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环境。“绘本之旅“设置在幼儿的楼梯一旁,主要通过图片和绘本内容简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不仅带领着孩子走进了绘本的旅途之中,更让孩子们了解阅读的多种形式,产生对文字的兴趣。而走廊过道里的绘本世界则为孩子们随手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摆放各种与楼梯主题相符的绘本,可供孩子随时取下来阅读。下面则是挂着幼儿画的关于绘本的作品。其中,第一条楼梯为“春”以藤蔓连接,楼层连接处为绿色藤蔓屏风,一上楼就感觉清新怡人;第二条楼梯则是墙绘鱼戏莲叶图,妙趣横生;第三条楼梯由稻草人、小麦、南瓜等原色组成,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快乐;第四条楼梯以冰天雪地为主,洁白无瑕。四季更迭,阅读与成长同行。教育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阅读是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收获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层次。阅读,是能够让人生持久快乐、终身受益的事情。
在班级区域环境中,我们也注重绘本阅读的渗透。比如,我们扩大了每个班的阅读区,将阅读区分为阅读与表演两个分区。阅读分区根据每个班不同的风格进行布置,以帐篷、沙发等营造出舒适、安静的氛围。表演分区则是运用今日推荐表演绘本形式,提供多种表演服饰、头饰、手偶、表演乐器等让幼儿选择,对绘本进行理解与表演。幼儿园的小中大班三条游戏走廊分别以蓝色、粉色、绿色为主调,搭配绿野仙踪、line friends、森林童话三个主题进行环创,主要创设了爱丽丝寿司店、布朗熊冰淇淋、艾玛理发店等等卡通形象的游戏区域。此外我们的家长园地也紧密贴合绘本,以绘本人物形象为主,色彩选择上则是与走廊整体相吻合。走廊上的自然角也与绘本相关,比如汤姆的农场,以汤姆是农场主为主线,请幼儿进行一系列种植活动。
专用图书室是幼儿园绘本藏书最多的地方,也是各类幼儿读物最丰富的场所。在这里,我们根据绘本的题材进行分门]别类地投放,如品格培养的、美感训练的、生命教育的、自我认同的、人际关系的、环保意识的等等,让孩子们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来阅读绘本。
三、课题研究进展及主要成果
1.以《指南》为背景,打造绘本阅读生活化园本特色
我园将园本特色定位“绘本阅读生活化”,开展绘本阅读课程教育特色。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提出:“绘本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 这是让孩子们爱上绘本的一个“秘密武器”,每位教师都深有体会:离园前给小朋友读过的绘本,一定会成为第二天早晨孩子来园后的首选。但无论是通过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自主阅读,单纯的阅读活动还不能最大化发挥绘本的价值。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将不同主题的绘本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并逐渐形成一套园本课程,这样绘本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辅相成,教育资源会更丰富,绘本阅读会更有生命力。例如: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幼儿园都会开展以培养感恩美德为目标的主题活动,可以借助《外婆变成了老娃娃》、《先左脚,再右脚》、《艾玛画画》等绘本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关爱长辈的方式,再以实际行动去体验和践行。秋天,可以和孩子们共读《落叶跳舞》、《叶子先生》、《树真好》、《艾莉丝的树》等绘本,再来一场与大树和落叶的约会,通过“了解大树的秘密”、“制作落叶画”、“续编赞美大树的诗歌”、“树叶保鲜计”等活动,小朋友不但感受到秋天里的美好景色、了解大树的结构和常见种类,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我们通过选择、整理、归纳,目前选择“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绘本表演”为主要内容,初步搭建了绘本阅读生活化的框架。例如围绕“亲子阅读”,有亲子阅读日、读书漂流瓶等活动;围绕“自主阅读”,有我爱阅读、旧书变新书等活动;围绕“绘本表演”有《小青虫的梦》、《聪明的小鸡》等。
2.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每一位幼儿教师,应该学会接纳幼儿的差异性、创造性、独特性,多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幼儿选择的自由,让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表现得勇气,在充分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利用绘本资源设计活动,使得活动更接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开阔眼界、积累经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在活动中,他们能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同时做到乐于阅读、爱上阅读。如通过语言《狐狸爸爸鸭儿子》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讲述爸爸和孩子之间的爱,让幼儿产生共鸣。数学《最棒的蔬菜》活动以绘本《最棒的蔬菜》为载体,通过种蔬菜、量蔬菜等有趣的环节,加深孩子们测量概念和测量工具的理解。
教师专业发展是本世纪以来教学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因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在教师专业素质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教师的发展目标并不满足于仅仅是作一名能够组织好教学活动的教师,还希望能利用自身的实践经历,成为研究者。这更需要教师树立严谨、科学的科研观念意识来实现从教学实践走向教学科研的突破。
3.提高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所谓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客观世界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而教学实践智慧“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御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本课题研究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时间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会了用开放的眼光来观察幼儿的活动,从幼儿的角度去判断他们的学习需求,思考有效地指导方法,有效地支持、帮助、引导孩子们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更加自由自主地展开各种学习和探究活动,获得丰富的有益经验。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提高了资源挖掘重组能力、创造能力、设计活动能力等,探索出如何将绘本融于生活,学会仔细观察、思考调整,努力成为会学习、善反思的研究型教师。本课题的研究从全园整体把握、落实到每个班级,使课题的研究调动了全园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体教师的科研意识,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行知杯、蓝天杯等的论文撰写,争取获奖、论文发表。
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智慧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内化而形成的。美国学者特拉夫斯说过,“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是无法陈述和传授的,集中体现在实践中,如把握教育时机、调节教育行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等,这些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园本课题建设中成为课题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初期的简单设计到逐渐丰富的过程。例如经典绘本《蚂蚁和西瓜》的初期设计,如下图开展五大领域教学,内容单薄,并未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但也已经初见雏形。
在后期阶段,老师们经验越发成熟,逐渐能充分发掘绘本教育价值开展丰富的活动。例如,进行绘本《月亮的味道》分享时,就尝试以该绘本为载体,开展更为丰富的五大领域教学。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图《母鸡萝丝去散步》、《胖国王》等绘本主题的园本课程设计就更为丰富了。在每个绘本主题丰富的过程中,促进园本课程的完善、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成长,推动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使园本课程不断走向科学、迈向成熟,形成科学、系统的绘本园本课程体系。
四、课题的研究反思与设想
从课题实施以来,我们从态度上高度的重视,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每月一次的集体教科研活动中,不断的学习理论,在一次次的活动观摩、研讨、交流中进行观念上的碰撞,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由于我园地处乡镇,虽坐拥古镇文化金千灯,但在家长资源中能够利用和开发的高学历人群相对很少,虽已有-部分家长参与了进来,但还不是全体,很多孩子由爷爷奶奶辈照顾,这也给我们的绘本亲子阅读普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可以将重点放在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推广上。对于绘本活动指导策略的规划和整理工作做得还不够要在明确研究块面的同时将措施具体落实以方便整理所研究的成果。
加强园本课程的开发与优化,在《纲要》指导下,以幼儿兴趣培养为前提,以幼儿情绪情感体验为基石,以幼儿审美感受为基础、以幼儿自主创作表达为重心,编制适合并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园本课程,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