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大班组课题计划
大班年级组教科课题计划
2021.2—2021.6
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幼儿园教材,为《规程》的贯彻、《纲要》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但鉴于地域的特殊性,这些教材在幼儿园运用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季节,北方四季分明,冬天白雪皑皑,夏天烈日炎炎,而处于南方的昆山,四季冷暖不太分明,一般幼儿活动用书中的“滑冰游戏”“打雪仗”等活动,在昆山就无法实施,而我们的幼儿又需要认识有关季节的知识。因此,我们就尝试着通过挖掘本地丰富的自然、社区、民族、历史、文化等乡土教育资源予以补充,以达到同样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情况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农村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天地大,动植物繁多,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自然常识,发挥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创造出许多有益的活动器具和活动形式来。
二、预期工作目标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丰富的活动器具开展教学活动。
2.经验准备、增设游戏,创设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身心。
3.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延伸教学活动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养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利用本土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开辟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利用乡土课程
乡土资源特有的影响、作用或玩法都会固着在乡土课程中,由于教师和儿童熟悉乡土资源,所以源自乡土资源的乡土课程会造成他们的思维定势。教师首先要从农村幼儿认知、情感、个性发展的实际出发,克服模式化倾向,多视角研究乡土课程,审视各种乡土课程在社会、科学、健康、艺术和语言诸方面应该发挥的基础性和独特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区角活动,如室内区角和室外区角相结合、乡土特色区角和主题活动区角相结合、班级区角和共享区同龄区角和混龄区角相结合。通过制订规则、投角相结合、放材料,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用多样的途径和方法来引导儿童突破思维定势,让乡土课程在区角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价值的作用。
2.利用乡土资源关注儿童经验的获得与发展
利用乡土课程开展教学活动,要能够让儿童经验获得连续性和节奏性的发展。杜威强调经验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他曾经批评过教育中忽视儿童经验连续性的问题:“我们的经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关注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充满乡土特色的环境、材料,让儿童学习经验与他们浸润在社区、家庭中习得的经验之间产生连接。杜威同样注重儿童经验的节奏性。教师要善于把教学活动与集体教学等环节相结合。怀揣着经验的儿童在教学活动中自由探索,再结合集体教学、家园共育和一日生活等影响,他们已有的经验在内容上由狭窄变得宽广,在性质上由琐碎变得系统,学习经验获得了一种具有节奏性的提升。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源于幼儿的需要,产生于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主动、积极、有效的探究中发展,在教师的关怀、接纳、支持、引导中深入。
3.研究并编制乡土课程教师指导用书
生成乡土课程就是把乡土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乡土资源是乡村地域所具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它是农村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却不等同于课程。乡土课程是适合农村幼儿园培养目标的课程,因此,生成乡土课程要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制订乡土课程标准,让乡土资源服务于农村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成为有利于促进农村儿童成长的活动资源。
乡土资源是乡土课程的母体,它可遵循整合性、共同参与性、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原则转化为乡土课程。农村学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创造性地利用乡土课程,关注儿童经验的获得与发展,通过研究并编制乡土课程教师指导用书来增强课程的可操作性。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我园大多数老师都是90后的年轻教师,实践经验还是不足,需要老师们集体备课,这时候就更需要研究并编制乡土课程教师指导用书供老师们参考。生成乡土课程不是专家的特权,农村幼儿教师、家长和乡村社区工作者是生成乡土课程的主体。课程专家有着无可比拟的理论优势,建构乡土课程需要他们的指导。
4.利用家长资源,在乡土课程中发挥作用
农村幼儿教师懂得农村学前教育与城市的不同,了解教师群体素质和儿童的水平,熟悉农村幼儿园教学过程,理解家长们的需求和愿望。农村幼儿家长和社区工作者比任何人都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对乡土资源如数家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的思维方式与独特技能。农村幼儿教师、家长与社区工作者组成乡土课程开发共同体,充分借鉴课程专家的建议,在生成乡土课程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样的乡土课程凸显地方特色,更加适合儿童需求。伴随着乡土课程的构建,共同参与的课程生成方式将会促使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儿童发展、教师专业化以及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等方面发生根本改变。
儿童发展是体、智、德、美统一协调的过程,这就要求蕴含教育价值的课程要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当前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常以教师自发行为为主,资源零碎,幼儿园缺乏在整体上的开发与规划。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和家长对乡土资源进行细致研究,明确利用乡土资源的目的,挖掘其中多重教育价值,在筛选、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