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大班组课题计划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大班年级组教科课题计划
2020.9—2021.2
乡土资源是本地所具有的特色资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将部分儿童可以理解的乡土地理知识、民俗风情知识等引入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大量的农作物、果实等乡土资源运用到我们的游戏中。通过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鼓励当地教育单位对乡土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通过乡土资源与游戏化教学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情况分析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推动幼儿园活动本土化的进程,有助于丰富幼儿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感受,使其体验家乡特有的人文风情,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乡土资源随手可得,大大减少我们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像我们身边的自然物,农作物,废旧农用工具等,可以投入到我们的活动中,为幼儿的教育发展服务。
二、预期工作目标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丰富的活动器具开展教学活动。
2.经验准备、增设游戏,创设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身心。
3.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延伸教学活动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养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利用本土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开辟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
三、具体实施方案
1.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安全性
因幼儿年龄较小,若游戏资源中含有不安全因素,那么则极易威胁到幼儿的人身安全。所以在乡土资源利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确保的游戏材料的安全性。
例如,在幼儿园的材料中,最为常见的乡土资源就是秸秆、树枝、树叶、玉米皮、一些小昆虫、小植物等等,这些乡土资源的利用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提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质量。但是,这些乡土资源对幼儿来说不都是安全的,如果操作不当,会伤害到幼儿的身体。那么在对乡土资源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甄别,不要使用危险性太大的材料; 此外,还可以对部分材料做好安全防护,如将树枝、木棒两头尖锐的部分用布或胶带包裹起来,或是打磨圆润等等。我们教师通常会选择像玉米棒这种不会刺伤幼儿的乡土资源,在开展“金千灯、庆丰收”的游戏中,训练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使幼儿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进而更加的爱惜粮食。
2.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运用的适宜性
乡土资源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之中的重要内容,其能够对 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乡土资源的运用也应考虑其适宜性。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来运用 最为贴近幼儿生活的乡土资源,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 儿的心理需求,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例如,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及知识水平有限,我们就应该 选择与幼儿的年龄相适应的内容融入我们的课程。比如幼儿对昆曲的内容不易理解与掌握,通过实践我们就渐渐弱化了这些课程。而在幼儿园附近的大唐生态园,孩子们很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们去参观,了解到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回来之后利用幼儿园的种植区创设“快乐生态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天去观察、记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3.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运用的有效性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运用的有效性也极为凸 显。具体来说,利用乡土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游戏材料来有效 开展幼儿园游戏,不仅能够体现出幼儿园游戏开展的底蕴,也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运用这一方式 也有利于贯彻环保理念,运用多样性、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为幼 儿营造更加丰富、有趣、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幼儿体验游戏化教学所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健康快乐成长。
4.乡土资源在家长工作中的应用
全面应用乡土资源乡土资源的教育除了在平时的农村幼儿园课程教育中加大课程量,幼儿教师也应该督促家长的参与程度。幼儿教师应该不断的向家长输出有关于乡土资源教育深远的意义,使家长从本质上意识到其内在的作用,并让家长感受到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已经不再是以文化教育为主要的核心点。
以幼儿园现有的资源出发,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利用自然资源为幼儿谱写教材。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未来教学活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中的事物,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