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文化主题课程的实践研究
1.引导幼儿感知发现家乡人、事、物的美好,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进一步调查、罗列、整理、挖掘可利用的乡土资源,促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乡土化教材,提高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3.逐渐形成部分主题的乡土化教材,建立乡土资源课程网络,拓展园本课程内容。
民间游戏是经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广大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我们初步将民间游戏分为室内民间游戏和户外体育民间游戏
(3)进行开题论证报告,申报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2月-2019年9月)
(3)积累分析过程资料,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并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总结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不断提升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课题整理总结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1)运用经验总结法,分析、整理研究资料,形成《经典润童心 乡土沁我心》课题成果汇编,包括课题论文、教案设计、观察案例、活动及环境照片等四部分内容。
(2)撰写研究报告。梳理总结共性的研究成果,剖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搭桥铺路。
(3)课题结题活动。邀请片单位教科主任及骨干教师来园现场指导,对我们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论证。
这些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能时刻感受到家乡生活的美好,他们在这种乡土风情厚重的校园里可以更加接近自然,感受古镇风情以及自然的美好。
为了提升教师环境的创设能力,我们开展区域游戏环境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取长补短,努力发挥幼儿主体性、教师创造性,营造游戏化、本土化区域环境。
环境是隐形教育资源,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我园十分重视本土文化情境的营造,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当然,我们不仅局限于千灯的乡土文化,还适当的选择了其他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作为活动内容,如《有趣的皮影戏》《虎头鞋》《剪出中国结》等。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先进的课程思想,丰富乡土文化课程体系,完善乡土资源库,进一步将乡土文化教育落实到幼儿的课程、游戏、生活中去,实现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