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风
大班科学:有趣的风
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 陆灵敏
教材简解:
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是借助于季节变化——秋天来了,秋高气爽,周围环境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果实成熟、丰收场景、花草树木的枯黄、凉风习习等,这样一些明显的季节特征,为孩子提供了走进大自然,观察、感受、了解、探索的机会,去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并体会着秋天种种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活动是在孩子通过大量的观察、认识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对孩子来说“花草树木”“果实”“枯黄”等都是直观的,而风是看不见、但又能感觉的到的,它相对抽象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对于风可谓既熟悉又陌生,在班内的一些讨论中,对于风的讲述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起,所以今天设计这节“有趣的风”来引导孩子们加深对风的了解。
目标预设:
1.激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并喜欢探索风的秘密。
2.在用各种感官感受风的变化的同时,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风对人的利与弊。
重点:
喜欢探索风的秘密,能运用各种感官感受风的变化。
难点:
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设计理念:
遵循《纲要》关于引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的教育指导思想,引导幼儿把对秋风的认识,整合进对秋天的认识的知识结构中,以丰富、完善他们对秋天的认识,从而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感知风的存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小实验,在无风的状态下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感知风的存在,我以这个为突破口,让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去发现风、感受风。感受到风的存在之后,继续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了解风的变化及其原因,活动中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开手让他们大胆的去实验。最后通过谈话以及观看录像的方式了解如何“防风固沙”,进行知识的升华。
设计思路:
谈话导入,引起孩子们对风的思考→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孩子们在玩玩、试试中感受风的存在以及风的变化→通过组织谈话以及播放录像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危害→引导幼儿讨论预防风沙的方法→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我们一起玩了《树叶与风》的游戏,游戏好玩吗?你们能告诉老师小树叶为什么会时而转得快,时而转得慢呢?今天我们继续和风一起玩游戏好吗?
二、实验操作
1.玩一玩
教师出示物品(塑料袋、彩带、报纸、布条等)引导谈话。
师:小朋友瞧,老师今天都带来了哪些物品?(幼儿观察说出:有塑料袋、彩带、报纸、布条)
师:怎样玩这些东西,能感觉到有风的存在?(幼:我可以拿彩带、塑料袋跑着玩,彩带不停抖动就可以感觉到风的存在啦)
师:好!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试着和风一起游戏,玩完之后,我要请你们说说你发现的新玩法?
幼儿通过玩这些物品,有了以下的发现:
幼一:我发现迎着风跑,塑料袋会鼓起来,顺风跑塑料袋是瘪瘪的。
幼二:我把报纸放在胸前,迎风跑报纸会贴在身上,顺风跑报纸就会掉下来。
幼三:我举起彩带迎着风跑,才带回随风飘起,顺风跑彩带回帖在手臂上……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玩得很开心,并互相介绍了自己的玩法,其实我们玩彩带、报纸等都可以感觉到风速和风向的。
师:风向是怎样来辨认的呢?
2.试一试
①让幼儿带着问题玩风车,感受风向变化对风车转动的影响。
师:小朋友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玩的风车。请小朋友手拿风车迎着风跑,再顺着风跑,看看风车有什么变化?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迎风跑,风车会转的很快,顺风跑时风车转动就慢,有时还不转。
②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感受风速变化对风车得影响。
师:下面请三名小朋友来进行一个小实验,一名小朋友手拿风车站在原地;第二名小朋友手拿风车慢走;第三名小朋友手拿风车跑起来。
师:小朋友猜猜哪个小朋友手中的风车会转的最快呢?为什么?(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后,验证猜测)
请小朋友说出自己找到的答案:原来,站在原地的小朋友风车转的最慢,慢慢走的小朋友风车转的比较快,跑起来的小朋友风车转的最快,是因为站在原地不动,风比较小,风车就转的慢,跑的越快风速就越快,吹的风车转动也越快。老师对小朋友的想法给予及时的肯定与点拨。
三、直观教学和谈话相结合
1.组织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活动、实验,发现了风的许多小秘密。风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适量的风,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巨大的风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那,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看看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2.播放录像。让幼儿直观感受适量的风可以吹干衣服,吹动船帆,帮助发电等,能帮助干很多有益的事。猛烈的台风可以吹翻船只,吹倒房屋,吹走农田肥沃的土壤、吹到庄稼,给我们造成灾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在幼儿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看完录像后,引导幼儿园讨论:风能为我们带来方便,也能对人们生活及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预防风沙呢?如:常听天气预报,对大风提前做防范准备,多植树造林。